首页 > 工作计划

小杂粮节本增效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实施总结

时间:2024-10-11 18:48:55
小杂粮节本增效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实施总结(全文共2012字)

小杂粮节本增效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实施总结

为进一步聚焦提质增效,科学组装配套集成技术,打造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绿色发展,按照“××市小杂粮节本增效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要求,我中心认真组织实施了2019年省级农业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创新驱动(荞麦)项目,现就项目实施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生产小杂粮新型经营主体(××荞麦花儿香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在××中心××村建设节本增效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基地,强化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研究,探索优质小杂粮良种良法良田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创新技术集成新模式,开展生产技术指导,促进小杂粮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二、目标任务

在我县北部荞麦主产区市建立1个10亩的试验、50亩的示范和500亩的小杂粮辐射带动区。项目区较普通大田小杂粮增产20%以上,减药节肥和节约人工成本20%以上,生产效益比原来平均提高20%以上,农民户均增收10%以上。

三、实施内容

1.试验示范区建设。为进一步提升小杂粮生产科技水平,切实挖掘其节本增效潜力。今年我们以生产小杂粮新型经营主体(××荞麦花儿香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在××村责××任田设置了10亩的试验田,在××等责任田设置了50亩的小×杂粮示范田,依托小杂粮生产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安排以小杂粮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小杂粮新品种展示、优质小杂粮高产栽培、不同播期播量播种方式等试验示范。在各项试验示范中主推控水、减肥、减药的绿色生产模式,努力把试验示范区地打造成为技术干部展示工作水平的舞台和农民群众学用科学技术的课堂。

2.辐射带动区建设。在项目实施中我们注重抓我县小杂粮辐射带动区建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在××中心两个镇(中心)建立了一个500亩的小杂粮(荞麦)示范基地,辐射带动我县小杂粮生产。

四、荞麦生产关键技术

1)轮作倒茬。荞麦对前作要求不严,但不宜连作。我县是夏播荞麦的适宜产区,一般是冬小麦收获后复种。

(2)精细整地。荞麦幼苗顶土能力差,根系发育弱,对整地的要求较高,抓好耕作整地这一环节是保证荞麦全苗的主要措施。

(3)科学施肥。合理施入基肥、种肥。基肥以人畜粪肥和土杂肥等腐熟较好的有机肥为主,腐肥不好的秸秆肥不宜在荞麦地施用。可用碳铵、尿素等氮肥或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等氮磷复合肥料作基肥。过磷酸钙等磷肥应与有机肥混合堆制后一起施入。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品种及预计产量水平等决定。一般每亩施有机肥500~1000公斤,或碳铵20~25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

(4)科学播种。精选种子,荞麦种子不耐贮藏,陈旧的种子生活力明显降低。荞麦高产不仅要选用良种,而且要选用高质量的种子。精选种子的目的是除空粒,秕粒,破粒,草粒和杂质,选用饱满整齐的种子。播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并做到适期播种。在我县荞麦作为回茬种植,播种期一般为7月上旬,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条播分为耧播和犁播,一般行距为20~30厘米。犁播的方法是用犁开沟,把种子和有机肥一起溜入沟内,然后耙耱覆土。条播的优点是覆土深度基本一致,出苗率较高,幼苗整齐,有利于通风透风,便于田间管理。播种深度一般以3~4厘米为宜,墒情差易深些,墒情好易浅些;沙性土宜深些,粘质土易浅些。

(5)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荞麦高产的重要措施。荞麦的实际种植密度主要是由播种量和出苗率决定的。出苗率受整地质量,播种方法,种子质量,土质,墒情诸因素的影响,变化很大。因此,确定播种量前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适当加大播种量。如果在一般条件下条播时,每亩播种2.5~3公斤即可。

(6)田间管理。荞麦除要做好播前精细整地选用饱满的新种子,防治地下害虫等工作外,在荞麦出苗时如遇雨地表板结,造成严重缺苗,应在地面白背时及时耙耱,破除土壤板结层。同时,还要做好中耕除草、追肥和浇水、辅助授粉等工作。一般辅助授粉在盛花期选择晴天上午10时到下午5时进行,此时无露水,花开放时花药裂开,便于授粉。防治病虫鼠害。

(7)适时收获。荞麦落粒性强,一般在下部有7成以上成熟,上部仍有少量花朵开放时收获为宜。

五、资金使用

1.关键技术补贴。项目实施中在×××几户群众责任田建立50亩新品种荞麦示范田,每亩项目补贴300元,项目补贴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区荞麦良种、有机菌肥、机械化作业等关键技术的物化补贴。

2.试验示范。按照项目建设内容,我们在村×××责任田建立10亩荞麦新品种试验田,每亩项目补贴400元,开展不同播期、不同密度试验,重点探索适合我县的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攻关。

3.技术服务。主要用于技术培训、指导、印发技术资料、开展田间观摩、测产验收以及制作规范标牌等费用,共计1000元。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小杂粮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下达计划、资金协调等工作。同时成立项目技术指导专家组,负责编写技术方案,开展技术指导,进行技术宣传和技术培训等工作。

2.狠抓宣传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印发资料等宣传形式,广泛宣传项目的带动作用。采用多种形式送技术、良种下乡,进村入户,服务群众。同时,建立固定、醒目的标志牌,规范标牌形式,明确内容,注明有关内容,接受社会监管,扩大宣传影响。

3.搞好技物服务。积极整合项目,强化物资供应。对试验示范区的良种、配方肥、病虫草害防治等进行适度补贴,确保项目的引领效果及顺利实施。

4.培育新型主体。重点扶持1个小杂粮生产专业合作社(××荞麦花儿香专业合作社),促进小杂粮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通过合作社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发展订单农业,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

6.做好观摩验收。在小杂粮生长关键季节,组织技术专家、农技人员和示范农户,在建设基地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加强技术交流,总结先进组织方式、技术措施、工作方法和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中心

《小杂粮节本增效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实施总结(全文共2012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