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在持续深入,推动着初中历史教育的不断发展。历史课程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传承历史、弘扬爱国精神的关键性学科。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是历史课程五大核心素养。 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理论性较强的的核心素养,如何能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核心素养这是我探究的方向。我认为历史不应该给人以死板生硬的感受,在教学中应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历史课堂变的多姿多彩。
以开放民主的探究营造浓厚氛围。历史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对于时间、人名、历史事件的记忆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一丝不苟。但是对于历史事件带来的影响却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探究可以采用更加开放的方式进行。比如在讲到“澶渊之盟”时,对于这件事情带来的影响,我采用自由辩论的形式,这也是我课堂中学生最喜欢的环节,在辩论中,学生积极踊跃,各抒己见。这一过程不仅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还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外交特点带来的启示时,深入探究近代外交屡战屡败,无任何主权可言的原因,对比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外交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的原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分析启示,深刻体会到“弱国无外交”,只有民族振兴,祖国昌盛,中国才能有尊严的屹立于世界,深化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增强了学生认真学习、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用拓展延伸的活动增强学生才干。历史教学既要立足于课堂,又要放眼于社会,在课外活动中学习,在综合实践中成长。在讲到《海峡两岸的交往》时,提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台湾历史以及当今社会的的资料,分析台湾至今未归的原因、探究对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形势和不利因素。这种拓展的学习方式,学生主动查找整合历史史料,对台湾历史问题的形成以及至今未能解决的根本原因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为了学生深刻感受台湾人民迫切希望回家的心情,我找到随蒋介石前往台湾的国民党将领女儿的演讲的视频,打算在课堂展示,播放前我有很多顾虑,担心长视频占据过多的课堂时间,可是播放后我卸下了负担,因为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红了双眼,毫不吝啬的的流下了自己的泪水,这是学生对于同胞感情的升华,是学生对于祖国统一最直观的感受。在课堂中我们不应该局限于知识的讲授,还要注重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重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新时代的历史教学中,作为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与时代接轨,与世界接轨,利用科学技术、社会资源让课堂变得更具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课堂的时效性,进而达到传承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的任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