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评价的魅力--我的教学故事
江苏省大丰中等专业学校 施 畅
故事背景:
教育艺术的实质应该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这也是我从教二十多年来的切身体会。这么多年来尽管所教的学生对上大学有着强烈的渴求(一直担任对口单招的教学工作),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学生学习成绩并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更是一暴十寒,不少同学由于未考上重点高中,父母对他们听之任之,不管不问,更谈不上经常和老师交换意见,这也导致了这些学生常常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认为反正我不行,反正我不想学,我父母都不管我,你管我干什么,有的甚至在课堂上公然和我对着干,比如讲话,看小说书,玩手机,课后作业不按时完成,甚至不做等等。记得刚工作那会儿,碰到这种情况,我也总是认为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我何必要对你多加关注,我的关注点始终是那些听话,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双差生,我总是不屑一顾,如果碰到确实不像话的,我解决的法宝就是交给班主任或者是交给政教处去处理。但是那一次偶然的有效的教学措施,改变了我对教育艺术的理解,使我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故事缘起:
那是2016年三月份的一次月考,《机械基础》才教了一个章节,试卷中有几道题是我上课讲过的原题,可是竟然有许多同学没有做对,而且全班成绩也不是很理想。看到这个成绩,我很生气,所以一到班上就对同学们发了一通火,并利用上课的时间给他们订正试卷,然后又要求同学们每人在课堂作业本上进行反思小结,查找自己的差距,课后交上来。第二天,我认真的批阅了每个同学的月考小结,并进行批注,可是刘志勇的月考小结只有三个字:“我不想写”。
教学过程:
按照我的习惯,我估计是不会再去关注他的,当时正好他的班主任在我旁边,我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他的班主任李老师,李老师说,他很聪明,数学很好,但是父亲母常年不在家,一直和爷爷在一起,导致比较懒散,可能你这门功课背的内容比较多,他比较懒,你不能放弃哟。于是我认真看了一下他的试卷,发现确实如此,他的解答都是用自己的话语,尽管不标准,但是却不是乱写一通。于是我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上了这样一行话:“老师发现,你基本知识掌握得还可以,可真可惜呀,总是组织不好,专业术语应用不够准确,如果你能做到不写错该多好啊,老师相信你能行。有什么困难?能和老师谈谈吗?”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第二天早上交作业时,他认真的完成了对这份试卷的分析,并且在最后写上:“老师,对不起”。我借机又在他的作业本上写到:“我为什么让你们写小结,其实,只有每一次考试后有反思,你们才会有进步,为什么学习不能提高,关键就在于你们的学习习惯不好,老师布置的任务不能认真的完成,有了一次,就有第二次,导致永远在唱《明日歌》,但老师相信,你一定不会的”。后来,我又多次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上批注,比如:“字迹工整些会更好”、“字迹工整多了”、“如果能注意解题的格式就更好了”、“这次的作业非常棒”,同时我把这一评介批注的习惯也用在了更多的学生当中,发现往往简短的几句赏识的话语,在接下来的作业质量上有了大大的改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比起以往简单粗暴的批评教育效果好多了。看到学生们的进步,我学会了不吝嗇自己的语言,经常面带笑容地说:“来,握握手,祝贺你取得的进步。”学生们也欣然接收了我的鼓励,学习的主动性明显的提高。在我的提议下,刘志勇高二的时候成了我这门功课的课代表,我更是不遗余力人给予语言上的鼓励,他的专业成绩也突飞猛进。尽管2018年他与本科失之交臂(那年的分数线是历年最高),只考了一个大专,但在他自己的努力下,今年三月份顺利通过专转本考试考入了江苏科技大学。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天,特意给我发了一个短信,第二天,又专程到学校来看望我和李老师。在为他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也庆幸自己当时没有选择放弃。用他后来给我发的信息说:我一直以为我肯定考不上大学的,是老师您的鼓励和耐心的教导,让我有了信心和决心,谢谢您,老师!
教学反思: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要有真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有时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拍拍肩膀的激励、握握手的感激,都是一种赏识评价,它像一丝花香、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这种评价,简便、直接、有效,长期坚持,你会发现它会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最高明的教师首先要做学生的赏识者。
关注学生的评价,学会赏识学生,让我们的教学理念在赏识中飞扬!
定稿于:2021.5.3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