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品德教学有效性
品德课程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品德课程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对以往的品德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如今,我们转变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由“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全新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现在的课堂也充分地尊重了个体,让学生更多地发挥了个人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构建“学、议、导、行”教学模式研,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在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探索“学”的方法:“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在教学中,我们课前引导或指导学生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参观访问、实地观察等体验活动。
二、教给质疑方法
“议” 是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师与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生与生之间、生与多媒体之间多维互动式学习,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力争突破难点,解决重点。在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形成自学习惯。我们在教学中教给质疑的方法和释疑的方法,提出问题的方法:找一找,带着问题查阅资料;想一想,联系新旧知识或上下文思考;读一读,结合当时当地情况和生活实际来分析、体会编者的思想感情;问一问,问老师、同学、家长或周围的人;听一听,同学发言和讨论的内容是否与自己的思路一致;做一做,动手填空等。教师除重视教给质疑释疑的方法外,还应教给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把学习和获得知识的途径教给学生,这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三、引导自主学习
品德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这一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导”的方法就是教师的“引导”,必须重视导在教材的重点处、学生理解的难点处,要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开展游戏、表演、讨论、交流等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以此体验生活,感悟道德。在自学的基础上,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心得,提出自己的疑难,相互合作,尝试解答,并归纳出本组同学都不能解答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碰撞”。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提出疑问,逐步养成质疑能力。教师的问不宜代替学生的疑,把发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打破他们对老师的依赖性,促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依靠集体的智慧解决难题,使学生体验到集体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
四、课外延伸践行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我们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要教育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随时学习思想品德,学会把在课堂中学到的方法延伸到课外,做到课内外相结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较稳定的意志品质特征,进而指导学生未来的行为。而在“行”教学方法中,要求课后践行是学生道德形成所必需的。
在教学实验中,我们认为“自主学习”既有课前学生的“先学”,教师的指导,而不是放手地学;也有课堂上学生的先学,教师的后教,而不是放任地教。“学议导行”教学模式的开展,教师了解了学生,加深了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培养了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轻松地获取了品德课知识,掌握了学习方法,培养了学习能力,提高了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