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在市发改委的实习报告
关于新能源的思考
----在**市发改委的实习报告
蔡 勋
在市发改委实习三周来,我接触了许多有关经济,产业,投资等方面的文件与项目,也有机会阅读了部分平时没机会看到的期刊。这大概是以往任何时候都不曾触碰到的市县发展的核心。受益匪浅。当然我能接触的材料还不是太多,但还是能感受到市县发展步伐的急切与坚定。见微知著,管中窥豹。发展应该就是在投资与建设中运行起来的。其中在投资方面,关于新能源的开发和新兴行业的发展仍然是不可否认的重头戏。据**市发改委《2014年产业结构调整目录》新能源项目仍处在非常鼓励类项目中。目录内关于新能源项目均是相应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可以看出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显然仍处于研发和布局阶段。但政府资金政策方面仍然对其有很大的信心。因为抢占未来总是让人心旷神怡,精神百倍。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否真如宣传和预料的完美无缺。还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虽然新能源开发项目仍处于发展的前期,但由于有政策性的鼓励补贴,市场上也有大量资金流入,怎奈收益甚微。企业也在生死线徘徊。所以我们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盲目扩大的新能源开发本身,和相应的配套政策,他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还是与之相反成为一个人为的抑制点。
诚然,新能源有着传统能源不具有的可再生和清洁。这在处于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的现在非常具有诱惑力。但之所以从提出到现在这么长时间以来仍处在尴尬的所谓技术瓶颈期是因为它的特点并不只有这两个。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在《中国投资》中撰文指出了新能源的四大利用制约点。
第一,新能源能量密度低,获得与传统能源同等能量效益的投资高,虽然所有量极为丰富,但实际上仍然无法代替传统能源满足世界机器的庞大需求。
第二,供能过程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目前能源利用方面所需要的连续供能和跟随用户需求灵活调节供能的任务它还远远达不到。而且使得转化机器也就是受方的动态稳定性受到很大影响。
第三,不能大规模储存。目前,二次能源电能仍然无法大规模储存,传统能源例如煤炭,天然气都可以通过储存来间接达到储存能源的目的,在需要时也可以迅速转化。但是新能源显然无法满足。
第四,经济效益尚不具备竞争力。其实在现在看来,新能源着实无法与传统能源抗衡,不管是在成本上还是在效益方面他都很弱。投入回报比仍然在盈亏线下。政府因为环境资源双重压力日趋严重才不得已牺牲政府补贴来协助新能源的发展,期望他能在将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至少能在实质上缓解目前面临的压力。但新能源到底是慢慢成长的婴儿还是本来就是一个畸形人现在仍然不得而知。如果前文中提到的困难无法有效的克服,一切都会变为空谈。
在政府方面,许多政策也是有待商榷。因为他是的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有了“计划派”的古旧作风倾向。一味的烧钱并不能使行业有长足的发展,反而是“惰政”的表现。在这里有两方面也是产业发展的两个部分可能需要出台更加科学完善的措施。
首先是产业育成期,政府补贴全部取之于民,是国民经济为使用新能源付出的额外成本,要在新能源技术产业尚不能与传统能源竞争的特定阶段实行。所以不能盲目,不是谁打这“新能源”旗号便可以向国家伸手要钱。更重要的是要考虑企业的成长性,把补贴放在技术研发层面,中国目前的技术研发相比于欧美国家来说仍然显得十分薄弱。然后通过技术的突破使得企业商业规模扩大,进而减少成本。这样才达到今天补贴,明天少补贴,后天不补贴的目标。而且更不应该用科技资金大规模补贴以获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投资项目。在投资方面,也必须加强考核和审查,要技术成果,要社会效益。然后再给与资金补助,才能更好的宏观调控,减少和遏制“骗补”现象。
其次是在结果利用方面。目前新能源主要通过转化为二次能源电能来进入资源市场和网络,而由于其自身的能源密度低,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等特点制约,适用于分散式分布式开采,就地就近利用。在新能源发展较好的欧洲国家均使用此类方法。这个方法的优点显而易见,减少大规模远距离运输成本,减少损耗。
然而,在中国市场,电网收入仍来自于发电环节和终端销售的价差。如若新能源发电自发自用可以预见将会极大的冲击原有的电力市场,这是国家电网等垄断企业所不愿见到的。其实,电网企业本身是福利单位,不应该以大量盈利为目的。他们应该做到“只生产电,不买卖电”才能合理优化市场。正是因为现行模式的制约。因为所谓的“供电专营”。所有新能源发电必须升压并网,然后再降压销售。无形中增加了成本,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最优的电力市场应该是“市场配置资源,供需形成价格”这也是商品的特点。在这个方面,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或许在于新能源发方面,我们更应该在宏观上保持警惕。因为这可能是“大国博弈”中美国的一个战略诡计。当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成为世界单极。正是因为时任美国总统的“星球大战计划”诱导苏联开展军备竞赛,消耗了国力。这种忽悠技术美国屡试不爽,现如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已然成为一个不容小视的对手,刚好,也是他们痛恨的社会主义。于是新能源被添油加醋,粉墨登场。先是太阳能发电,又是页岩气,最近又有可燃冰技术突破。我们在这个层面上也应该小心为妙,防止产业过热。
不只是新能源,在更多方面我们应该防止被无形意识形态和舆论控制。保持自己的思维与逻辑。接触原始数据比接受二次解读要更有效。虽然在理解上会显得稍微困难。但至少不会沦为附庸。非常庆幸能有三周发改委的实习机会。阅读了许多书籍。并在一个思考和决策的氛围中加深了自己对逻辑和判断能力的重新认识。在知道的不多的情况下,不要盲从,保持主见,才是当代青年最需要坚守的。
第二篇:市发改委年终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现公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年报由(1)概述、(2)主动公开情况、(3)依申请公开情况、(4)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5)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6)对 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建议、(7)附表等七部分组成。本年报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由年 月 日至年 月 日止。
如对本年报有疑问,请与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受理机构联系。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基本概况
年,我委着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继续在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上公开相关政府信息。我委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构建信息平台,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依法、及时、准确、有序地开展,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便捷的政府信息公开服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根据《条例》要求,本单位对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了梳理和编目,年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64条。其中,机构概况类信息1条;政策文件类信息50条;政务动态类信息14条;行政执法类信息48条;其它类信息 ……此处隐藏4334个字……支持的各种政策,并且受到领导关注,最好还是先通过一些关系,找到政府高层,把报告递给主管的领导更有利于您的项目推进。
第二种,是报招商局和开发区管委会的项目方案。对于招商局、开发区管委会来说,只要不是限制产业、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大多招商局、开发区管委会是会非常热情的帮助项目的运作者跑前跑后,提供各种项目便利的。因为--有道是“无利不起早”,顺利招来一个投资额大的项目,部门完成招商指标,领导有政绩,经办人有招商奖励,项目投资人开心。这么好的事情,对大家都有利,各方利益均沾,为什么不积极去做呢。
报招商局和开发区管委会的方案,是以宏观审议和技术性审议为主。宏观审议,即审核产业政策、准入、综合效益等,技术性审议,则是审核建筑规模、工艺流程、项目建设需求、投资概算、经济效益、配套产业等项目工程技术内容。但总的来说,宏观审议和技术审议各半,但均不需要太深入,只需各方兼顾,即可在这个层面过关了。
第三种,是报国土资源局批地用的项目方案。相对来说,报给国土资源局的审批方案,国土资源更多审核的是你的项目用地性质是否合法,与周边土地资源环境是否契合,是否对地形地貌构成重大破坏,以及所使用土地是否有附属建筑物,牵涉到居民拆迁与否等与土地科学使用紧密相关的问题。报国土资源局的方案,也属于土地使用方面的技术性审议。
第四种,报科技局的项目。报科技局的项目一般都和各项资金扶持紧密相关,比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专项补贴资金等,国家规定的对各领域符合要求的项目审批资金的申报,属于科技方面的资金申请,大多就是科技局的管辖范围,如果项目符合要求,报批上去获准,就可能获得国家数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的无偿资金扶持或者贷款免息。但是,资金少,申报的人多,僧多粥少,所以科技局牵涉到资金补贴的项目申报往往是要求极其精密、复杂的。就像每年2次的中小企业科技技术创新基金来说,几乎不是申报,而是做考卷,评分要点中的每一个小点,都得反映到,不然连地方立项都难以通过初审。科技局申报项目,尽量仔细、专业,严格按照要求的条条框框来。
第五种,报农业局的项目。报农业局的项目,大多与三农有关,也于一些农业扶持资金,农业优惠、产业扶持措施有关。要点是项目要符合农业政策的方向,至于格式、内容排列方式一般要求的没那么严。重点是,你要把握好农业政策的脉搏,知道现在支持哪些重点农业项目,按照这个方向去写,申报上去才可能有好的申请结果。
第六种,报经委的项目。按照国家要求,新建项目报发改委,改扩建项目报经委。经委项目审批的重点,就是非新建项目的改扩建计划。经委一般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代表国家审批有关经济建设新项目的审批,审批重点,主要是该改扩建的经济性、宏观产业切合性,以及无害性,劳动安全保护等。审批项目对细节把握不大,重点是对于项目整体符合国民经济效益性等方面的把握要到位,另外,建筑工程设计,工期安排,预计产生的宏观产业效益等,都要说清楚。
第七种:报发改委的项目。上边已经说过,新建项目报发改委,改扩建项目报发改委。那么,报发改委的项目,实际上是所有项目中,报批部门最多的一个。
???????????? 发改委的一个最重大的职能,就是“管项目”,新建项目必须经过它。201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将投资项目分为核准制、备案制两种,分别在审批流程上有极大的不同。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发改委中关于这两个类型的项目审批的一些明文规定:?????? ? ?1、“企业投资建设实行核准制的项目,仅需向政府提交项目申请报告,不再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报告的程序。政府对企业提交的项目申请报告,主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核准。对于外商投资项目,政府还要从市场准入、资本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核准。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严格规范的核准制度,明确核准的范围、内容、申报程序和办理时限,并向社会公布,提高办事效率,增强透明度。”
?? ?? ?2、“健全备案制。对于《目录》以外的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由企业按照属地原则向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备案制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自行制定。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要对备案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防止以备案的名义变相审批。”
???? ?这个是规定,仅仅是规定而已。当中有一条很微妙的东西,就是是否需要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报告,如果按照国务院的这个方案,是可以只要项目申请报告,就可以立项的。但实际上,别高兴的太早,你注意当中的这么一条“备案制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自行制定。”实际上,各省市往往都依据国家规定,制定了自己的项目审批流程和方法,很多省市自己制定的条目中又赫然对备案制项目写了“需提交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无疑等于变相推翻了国家的有关规定。更有甚者,规定“需要有工程咨询资质的单位编制的项目建议书”,这更进了一步,是等于硬性要求所有项目,必须聘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报告。这几乎等于伸手问企业和项目要钱。
???????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里面所说的资质,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一个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报告,如果要附带单位的工程咨询资质(国家规定分甲乙丙三级),往往价格高的惊人,一个丙级的资质,一份报告至少要8000元以上,乙级资质则至少1-2万元以上,甲级资质,如果是设计院,甚至不给你写报告,只给你一个资质借用,都要五六万元。对于一个项目投资几百万的备案制项目,国家规定根本不需要工程咨询资质,各地市发改委如此规定,无所谓是给自留地---各发改委的关系单位,也就是一些工程咨询公司,于公于私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这种强制性手段,进行利益输送,皆大欢喜。大项目也罢了,只可怜了这些进行小项目投资的企业,什么都没见到,要先交一笔不菲的银子去做可研报告。
?? 如果你不需要工程咨询资质,或者你有方法找到工程咨询资质公司盖章,那么事情就变得简单起来,你可以找像远翔神思咨询(网站:)这样虽然不具备工程咨询资质,却有着丰富的各类项目专业可研报告、项目建议书编制经验的公司,往往只需要三四
千元,就能编制一份比较专业、全面、严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
??????而对于发改委项目备案或核准制的考察重点, 国务院还规定了,“政府对企业提交的项目申请报告,主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核准。”
????? 实际上,很多地方发改委,只要是关系单位--有工程咨询资质的单位编制的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报告,统统开绿灯,无资质单位的,则百般刁难,不让通过,完全无视国家和政府方面的有关规定,确实让人感觉非常非常的不可理解。“政令不出中南海”,古而有之,各发改委单位个人贪婪捞钱的黑手,能否不要再往民营单位去伸???? 喊了这么多年的政府为经济建设服务,为项目服务,而在我看来,很多地方的发改委至少在这一点上,没有体现出半点为经济项目服务的职能来,只体现出一张贪婪的脸庞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