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本书采用采访实录的形式,详细地记录了196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15岁时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直至1975年10月这近7年间发生的事。《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扎根陕北黄土高原,七年来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鱼水交融的青春面貌。生动描绘了青年习近平的成长历程,让每一位品读此书的人从一个个小故事中悟出大道理,通过被采访人的口述,将自己带入到那个年代,伴随总书记一同成长。这本书,不光是青年习近平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每一位中国青年学习的榜样。品读此书,体会当时生活的艰苦,再结合如今优渥的生活条件,更能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不易,正是这样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他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理解青年习近平的思想,感悟青年习近平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才是每一位中国青年学习的目标。
最近我有幸读了这本书,书中青年习近平展现出的“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正亮出了我国青年的精气神,为每一位中国青年树立了榜样。
“近平敢担当,能做事,总是为村里着想。在当村支书之前,他就对村里有很多规划和想法。打坝、修梯田、打井,增加粮食产量,这些他一直都在考虑,都在和社员交流。当时村里一些老年人比较保守,对新鲜事物比较抵触。近平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容易说服他们,能把队伍带好。”石春阳说,“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石春阳同志的话,解释了梁家河村当时推荐习近平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原因,也从一个普通村民的角度反映出了习近平总书记与村民群众同甘共苦、鱼水交融的感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之前村子里从未有过的事,每一件事都是便民惠民的事,每一件事都是身体力行、苦干实干做出来的事,这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近平苦干实干精神和勇于担当精神。正是这种敢担当的精神,才能办成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解决过去长期想解决但没有解决好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但没有办成的大事,就是因为他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和气概。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在书中提到,“‘年龄最小、地方最苦、时间最长’,这‘三个最’可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插队生涯的鲜明印记。”从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1月插队以来,陆续有知青离开了农村。1970年以后特别是1971年、1972年以后,通过应征入伍、招工进厂、推荐上学等方式走出农村的知青越来越多,直到1974年10月雷平生同志被推荐录取上了延安大学后,整个大队就只剩他一个知青了,他是延川县乃至整个延安地区北京知青中离开农村最晚的极少数人之一。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却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一如既往的干好各项工作。正是他“乐于奉献”的无私精神,才让他能与村民群众结成同甘共苦、鱼水交融的感情。
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正是在这艰难岁月里的学习、思考、实践、创新,才使得习近平总书记有了坚定的目标并持之以恒为之奋斗,也为他造就了“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珍贵品质。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乃至全世界陆续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举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抗“疫”,谱写了一首首生命的赞歌。我也参与到了抗击疫情工作中,被抽调到市疾控中心疫情防控组,负责在小拐检查站执行关口检查任务。同组的战友们来自各个单位,他们中有党员、团员,也有群众,一群互不相识的年轻人为了同一个目标聚在了一起,大家眼中除了责任,还有对抗击疫情的坚定信心。
在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我明白,这些年轻人就像青年时期的习近平总书记一样,依靠着满腔热血和一片赤子之心,扛起了属于自己的一份责任,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身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团员,身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努力提高思想水平与工作能力,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甘于付出、乐于奉献,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面对问题敢于较真、敢于直面矛盾,争当一名“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新时代中国青年。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