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氏读后感
好久,好久没看小说了。昨夜无眠,打开床头的《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的《黑氏》,好让自己疲倦地快点入睡。但是事实并不如愿,怎么越看越精神了呀?
这本书已经发黄了,只记得是我刚参加工作时买的。那时很是空虚,还有很多愿望没实现,就走上了工作。学习劲头正浓,可惜得为国家卖力了。因为已经吃了三年的国家粮,该是报答的时候了!当华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相撞时,十几岁的我懵了,也开始哭了。原来还一直担心自己在课堂刹不住狂笑啊!每次去书店,总要买书。为此,我大姐总骂我,衣服不舍得买一件,却总买书。想来,也的确好笑。工作两年了,还穿着师范时的校服。书,倒是有了一大堆新的。不过这本书买了,却不看。因为对于十几岁的我,这书描写得太过粗俗,太过土气。但是现在看来,还很合胃口。也许是阅历的成长,让我看懂了这厚重的人生哲理吧。
关上书,这个故事的女主人却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了。
黑氏,一个黑黑的,胖胖的女人,何以如此地让我着迷?是她的勤劳、朴实、善良、宽厚打动了我,还是她的勇敢、镇定、真诚、有主见让我五体投地?我开始陷入深思。
尽管这是小说,是贾平凹的一篇文学作品。但我知道,创作也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生活中并不缺乏这样的好女人。她们的一身正气也不亚于男人。她们的真诚与宽容让自己一生伤痕累累,男人又怎可就用简单的“贞洁”二字抹杀了这样的好女人。凭什么男人可以随意出轨,而女人却只能坚守阵地?出轨的女人真有那么肮脏吗?出轨的男人就很有本事?
当然,谁也不希望对方出轨。有人性的,善良的人都知道要好好珍惜自己的老婆或老公。但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尤其是一些势力小人,得势了就不得了。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的糟糠之妻。忘记了妻子为了你延续后代,遭受的生命危险。忘记了在最艰难的时候是谁陪伴着自己,鼓励着自己。忘记了那些免费的但却珍贵的情谊。好色也无可厚非,毕竟我们都是凡人。但我们必须拥有起码的道德底线呀!难怪有人感叹:夫妻啊,都只能同苦,而不能共甘!到底是谁在作怪呢?是谁?
还是喜欢那首《最浪漫的事》里写的:“我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你手心里的宝......”
但是真正相知并相惜的夫妻又有多少呢?如果都这样相知又相惜了,还用得着出轨或离婚吗?
第二篇:《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兼谈对曾氏的认识
俗话说:文如其人。读曾国藩的家书,好像听见他在耳边娓娓道来,看不到丝毫厚黑、狡诈,也不会觉得他是一个政治家。家书从曾国藩由翰林院庶吉士初授官职到去世前不久,跨越近三十年。除了思想渐趋成熟外,他的志趣仍然和少年读书时一样,始终以读书人自居,这决定了他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也成为他一生成功的基石。他在信中表述的对为学、作文、历史等等的认识,有很多经验值得后人学习,按现在的话说,即是他有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和领悟能力。他科举出身,却深得教育大义,更加强调灵活大气、坚挺的文风。他在家书中对自己官场得失谈的较少,而始终牵挂在心的是少年时学习的误区,如字体、天文等,这几乎成为他一生的遗憾。同时,他官学并举,胸怀大略,时时刻刻警戒自己:做官清廉、做人谦逊、做事勤劳。对弟弟、儿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功夫力透纸背,非一般官宦人家所能及。
感受最深的,是他作为过来人对以前每个阶段读书方法和效果的总结。他的方法积极向上,深得儒家精神熏陶。开始认为自己学术修养已经可以了,可是准备写书时又认识到基础不扎实、涉及面窄,还远远没有达到总结前人经验后再提炼的地步。他讲究做人与作文融会贯通,特别强调读书的意会和对人的教化作用,教导儿子“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以诗言之,必先有豁达光明之识,而后有恬然冲融之趣”,“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于陶诗之识度不能领会,试取其诗反复读之,若能窥其胸襟之广大,寄托之遥深,则知此公于圣贤豪杰皆已登堂入室”。对科举考试,他评论道:只有文丑而侥幸
者,断无文佳而埋没者;针对弟弟们的考试失利,建议他们从自身找问题,而不是徇私舞弊,到主考官面前说情。他总结了为学初始阶段模仿和积累的必要,“收效较速,取径较便”。对于通用学习方法,他谈到“看生书宜求速,温旧书宜求熟,习字宜有恒,作文宜苦思”。读经之法在于“耐”字,一句不通,不看下句;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他感叹少年十
五、六岁是人生长、读书的关键时期,自己到三十岁时方悟出文理之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引以为重的知识。
除了读书习字之外,曾国藩也提到了修身养性、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姑且不论他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是非功过,仅从个人角度来看,历史上轰轰烈烈、建功立名的人物能做到功成而退、善始善终的人少之又少。而在晚清动荡的政局下,他以汉族耕读人家出身的背景,能做到官居一品,爵至封侯,不仅需要足够的能力和魄力,更需要洞悉人生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些可以从曾氏家书中窥见一斑。他在位居高官时仍能以朴实的观念教育儿子,“陈岱云姻伯之子,比尔仅长一岁,以其无父无母家渐清贫,遂尔勤苦好学,少年成名。尔幸托祖父余荫,衣食丰适,宽然无虑,遂尔酣豢佚乐,不复以读书立身为事”。在大儿子23岁时,指出“今年二十三岁,全靠尔自己发愤,父兄师长不能为力”;对小儿子则指出“生长富贵,但闻谀颂之言,不闻督责鄙笑之语,故文理浅陋而不自知。处境太顺,无困横激发之时,难期其长进”。他在京城权倾朝野,却规劝家人不要自高自大,插手地方政事。对同为高官的弟弟,他谈到“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
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吾兄弟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此时家门极盛,处处皆行得通。一旦失势,炎凉之态处处使人难堪。故不如预为之地,不见不闻之为愈也”,“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从这些言语里可以感受到他的坦诚大度和坚毅稳重,这些绝不是所谓厚黑,完全是积极向上的认识和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和现代社会卡耐基、拿破仑·希尔等的成功学如出一辙。读曾氏家书一个重要的收获就在于能让读者直接与他对话,有助于纠正社会上某些观念的误导。
第三篇:失足的帝王梦 ----《袁氏当国》读书笔记
失足的帝王梦
----《袁氏当国》读书笔记
蒋肖斌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这是袁世凯的二儿子假名士袁克文的讽父诗。《易经》首卦云,“九五之尊”已到极点,如果不停止,就要追悔莫及。可惜,袁世凯终究是跨出了这万劫不复的一步。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契机只在一念。
原已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光绪与慈禧的晏驾带给袁世凯致命打击,摄政王载沣一纸回籍文书差点 ……此处隐藏3827个字……,索米娅从没有一刻想要把女儿抛弃,不管拉扯她长大有多么艰难。作为私生子,其其格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至少她拥有坚忍奉献的母爱。索米娅母亲的形象,远比恋人的形象更令人动容。宽广美丽的大草原,是这个故事发生的地方。她以其母性的胸怀孕育着蓝天碧草,骏马良人;孕育着苍凉的古调,悠悠回荡;孕育着凄婉的爱情,引人遐想。最末一段,白音宝力格“猛的把身体扑进青青的茂密草丛之中,“悄悄地亲吻着这苦涩的草地”,“悄悄地哭了。”他向草原母亲倾洒他的爱情,他的忧伤,他的过去,他的感想;他从草原母亲那里汲取智慧和力量。吻别了草原,吻别了母亲,他的心更丰富、更湿润。於是一个成熟的牧人,骑上他的黑骏马,迎接明天。
读《棋王》
书中的主人公“王一生”耽溺下棋,外号“棋呆子”。出身寒微,除了偏嗜下棋之外,还好吃。书里写下棋的其实不多,倒是对“吃”的细节下笔精准。但别和时下的美食文字混淆,阿城写的吃并不是吃本身,而是写对“吃的需求”,写饥饿感。王一生的吃相很凶,对吃近乎“虔诚”,而且“精细”,有时简直有点儿“惨无人道”。 他“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的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这不是对吃的向往,而是对饥饿的极度恐惧。再往下想,这是对生存的焦灼与现实的焦虑。
王一生吃饭厉害,可下棋却似换了个人。在他看来,“何以解不痛快?唯有下棋”,他只有在象棋里能稍稍救出自己,因“呆在棋里舒服”。后来,王一生和好几人车轮大战,胜了后,他呜呜地哭着说:“妈,儿今天明白事儿了。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是的,人总要有点儿实实的东西,把自己投注进去,才叫活着。如果说,在“吃”的面前,王一生恐惧“饥饿”;那么,在“棋”的面前,王一生在填补“匮乏”。其实二者是二而一的,无非前者多在身体,后者则在精神。
彼时国中,填饱肚子是头等大事。之后呢?人仅仅吃饱了,就算活着吗?对食物的饥饿感与对精神的匮乏在根子上是一样的。人不能单靠所谓的“意义”而活着。人得吃饭,得在料理完衣食之后,琢磨下怎么能活得有点人样子。所以,书末归结道“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阿城写出了一代人关于“饥饿”的经验,无论是生存上的或是观念上的,也写出了人对自身的不满意。不知道今日处于“饱和经验”的我们还能否理解这样的经验。但不同的时代自有不同的“饥饿”与“匮乏”。我们每个人亦时时刻刻处于各般不同的“饥饿”与“匮乏”的状态中。这点看电视里层出不穷的心灵访谈节目即可知。
中国自古是个饥饿的国家。但越是饥饿的民族其实对饥饿的理解往往未必深彻,亦未必晓得文学和饥饿是什么关系。因他们太在乎“饱”了。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还没嚼出个味道,就吞咽了。阿城的书写,在我看来实在是将众人肚子里的这层感觉揭开了,顺带也点了点我们的文学。文学难免说反话。反话说得漂亮,说得深刻,文学才有模样。阿城故意地“化神奇为腐朽”,亦是在说他的反话。我们读了,想了,回头再看自己的日子,发觉有些神奇不过是经过扮饰的腐朽而已。
读《大淖记事》
《大淖记事》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但它不是一般的爱情悲剧,没有一把泪,一滴血;也不是一般的爱情喜剧,三分幽默,七分笑料。它不落俗套,立意新奇。故事不能说不悲惨,但使人没有重压之感;描写的风俗决不是美玉无瑕,读了却让人神清气爽。
故事的主线是巧云与十一子的奇特遭遇。它是悲剧,又不是悲剧。我们同情人物的命运,也憎恶那些邪恶势力。但我们不能说同情,你要的“纯洁”、“贞操”与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不可同日而语。从表象上看,大淖也真有几分“风气不好”,但骨子里却充溢着美和力。真象莲花,虽身出污泥,却神骨不染。爱,钱买不到,强力抢不到。爱是心心相印,是灵魂的吸引。她们说不出这番道理,却真正领悟了人生爱情的真谛。那些流氓、强盗,那些仗势欺人的恶棍,当然该杀该剐。他们对女性的侮辱,是十足的野兽行为。巧云被人强行破了身,她痛恨那些恶棍,失悔“没有把自己交给了十一子!”但过去的不能挽回,未来的全靠自己。有什么理由要悲不欲生,要跳水,要自杀,要为那些恶棍殉身?执着地追求生,追求爱,追求自己的权利,这才合理。巧云就看破了人生的这一层老壳。她不要救世主,也不要人来怜悯,她自己救自己。在巧云的行为面前,封建主义的贞操观,岂不黯然失色?作者的情感倾注在人物的命运里。他没有为她们流悲天悯人的泪。他知道这反倒会亵渎了她们。向着未来执着的追求,使作品神骨健美。它没有抽象的道德说教,却把你的灵魂吸引了过去。在这充满带有几分野性的生命活力的美面前,你得到了从那些听厌了的道德说教里,从那些哀哀戚戚的悲歌里永远得不到的精神和道德的熏陶。是作者说服了你?是作品中人物的品格说服了你?这都有。
《大淖记事》给人的教益,主要不在它的题材本身。作者不是诱惑读者去猎取特异的世态风俗,也不只是让人陶醉于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透过题材的表皮,我们获得了一种启示:应该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它触及到一个虽不是永恒,却决不是一个短时期就消逝的问题。《大淖记事》里的故事早成过去了。它所涉及的问题却仍在困扰着现代人的心。作者从一种特殊的生活形态里,看到了某种闪亮的东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看法对不对?许多人会这样发问。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个问题也许得不到统一的结论。但我敢说,《大淖记事》对生活矛盾的回答,不是悲泣,不是绝望,它具有一种向上的自信,一种健康的力。这种对生活的态度,也许逾越了题材本身的范围,散射到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面对现实世界的一切矛盾。
读《活动变人形》
假如将写作背景定到上世纪初到改革开放,大部分作家应该会着眼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表现,将一个民族所遭受的痛苦记忆,一个时代的烙印映射并重压到一群人物,或平凡或愚昧或革命。
但是在《活动变人形》中,倪吾诚作为文章的主角却没有着力于诸如上述的表现。倪吾诚幼时就在心中播下了梁启超、孙中山民主的种子;母亲的鸦片事件和表哥的手淫事件在他心中投射下了落后封建社会的阴影??这让他迫切要离开这个到处都充满了旧社会糜烂气息的家庭,接受先进教育,以至最后的留学欧洲。
我们并不能得到关于倪吾诚在欧洲生活的具体境况,只是从日后的发展来看,对于欧洲,倪吾诚只是匆匆一瞥,他没有得到关于欧洲文明的实质了解或者说理解。虽然在每次他所谓的“清谈”中,他能引经据典,说上几国不标准的语言,但他对这些他所了解到的,理解得又非常肤浅。所以日后他对欧洲文明的种种怀念说白了不过是对物质享受的感伤。酒会,咖啡,以及形而上的自由和爱情。
倪吾诚的性质似乎就是如此,仿佛什么都看懂了点但又什么都不深入,这意味着他势必成为不了什么大人物。对于现实他除了不满批判他也改变不了什么。 他处在了糊涂与聪明之间的混沌地带。这是他的痛苦。他试图将一种欧洲文明带入家庭,但他的妻子静宜总是对拿不出钱的丈夫的种种理论嗤之以鼻。甚至他的孩子,也永远站在他们母亲的身后,疏远他们的父亲。他无法改变,得不到理解。他只是个束手无策的孤独者。
文档为doc格式